助企纾困解难题 精准服务见真招
- 发布日期:2025-04-16 17:58
- 浏览次数:
助企行动开展以来,盟发展改革委(盟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),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按照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和盟委、行署对助企行动部署,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,主动增强服务和担当意识,扎实开展助企行动,提升服务水平,当好“服务员”“店小二”,倾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。全盟截至2024年12月底,共有各类经营主体47546户(其中,企业12738户,个体工商户33990户,农民专业合作社818户),比上一年同期增长7.07%。
重点服务有力度,包联机制见实效。充分发挥盟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机制,按照既抓质量做大做长、又抓增量培育发展,从全盟1万多家民营企业中筛选确定四类30家重点民营企业名单,盟委行署主要领导挂帅,建立17名盟级领导联系服务30家重点民营企业工作方案,定期走访联系重点民营企业,通过召开座谈会、走访调研、邀请企业共同考察调研等方式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20余次。对企业提出的用水用地、绿能消纳、减税退费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科创平台建设、技术人才培育等事宜一一予以回应,同时督促旗区和有关部门细化举措、明确时限,逐项抓好落地落实,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。
多维服务赋能量,打造惠企“高速路”。建立多维服务企业沟通渠道,提升暖企服务水平。在用好“国家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”同时,充分发挥好“蒙企通”平台作用,推出“政企下午茶”助企纾困工作举措,及时全面梳理企业困难和诉求,建立清单台账,细化解决措施,跟踪推进企业诉求、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妥善解决。截至目前,已办结企业困难诉求46件;重点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难题,涉及资金7406.83万元,答复率100%;通过“蒙企通”平台精准推送惠企政策1118条。
“一企一策”疏堵点,精准服务解难题。梳理汇总重点民营企业联系服务情况,为企业精准推送“政策红利”。对不同企业提出的诉求问题,及时研究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,更有效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盟委行署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协调自治区厅局,盟直各部门合力攻坚,加大同周边盟市、省区的协调合作,为博源天然碱、沪蒙煤化工、运达新能源装备制造和绿色甲醇等项目解决用水、用地、能耗等老大难问题,力促投资百亿元项目顺利开工投产。
帮办代办同发力,协同联动暖企心。为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,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,以“企业找到‘娘家人’,诉求有人帮办代办”为工作原则,坚持问题导向,聚焦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、难点、堵点问题,建立高效便捷、协同联动的帮办代办工作机制,通过诉求受理、分级分类办理、适时会商协调、限时办理办结、及时反馈结果、回访征求意见、定期通报情况等工作机制,确保民营企业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。
融资协调出实招,“输血”“造血”更持续。发挥融资协调工作机制,以“输血”带动“造血”功能。持续推动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,支持小微企业融资。按照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工作部署,建立外贸工作组和设立民营板块,走访对接范围扩大至全部民营企业和小微外贸企业,倾斜对接帮扶资源,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、融资慢问题。截至2025年3月31日,全盟累计走访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牧场等经营主体40773户;辖内银行机构已成功为6560户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授信48.95亿元,已实现46.59亿元贷款资金落地投放。
联动服务添动能,助推项目提质效。聚焦企业需求,围绕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最现实、最紧迫问题,开展联动服务、精准服务,助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,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、增添动力。面向广大民营企业公开征集产业类型符合《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》或未列入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24年本)》“限制类”及“淘汰类”类型、项目总投资2000万以上、自筹资金已落实50%以上的项目进行储备,积极受理项目建设中手续办理慢等问题,会同相关部门解决,加快推进项目建设,确保项目能够快建设、早竣工、早投产、早见效。目前已储备民间投资项目116个。
关键之年,当有关键作为,我们将围绕企业急难愁盼,发挥好“及时雨”“雪中炭”作用,把企业事当成自己事,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难题、渡难关,找订单、拓市场,变企业“单打独斗”为政企同心、携手共进,持续激活经营主体内在活力和发展潜力。